雄心勃勃
据报道,至2016年 12月底,前后运营了2年多的日本神奈川县“横须贺东芝无尘室农场”悄然关闭。在去年10月发表的一份声明中,东芝就曾经表示:“关闭植物工厂的同时,也将停止生产和销售生菜等蔬菜。”
曾经号称是东芝在日本国内建造的最大规模的完全人工光型植物工厂——神奈川县的“无尘室农场”,其运用半导体制造所需品管技术,以打造低菌环境。在工厂内设置了日光灯、空调,以维持最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光线和温湿度,另外也在工厂内安装远程监控和除菌系统。据悉,该无尘室农场是由原来的软盘工厂内的四层建筑改建而成,占地面积近 1969 平方米。在这里生长的蔬菜都是在最高安全标准的无尘栽培室内进行发芽、育苗、栽培及收割的,因此都可以直接供应无农药、低活菌蔬菜。为了确保环境接近无菌,东芝当时可谓极尽苛刻。
栽培室里采用的照明则是由东芝照明技术公司的植物生长用荧光灯“ Plantlux ”改造而成、专门针对植物工厂的情况调整了荧光材料比例的照明产品。东芝方面曾表示,植物工厂为了控制初期投资而采用了荧光灯,2015 年度开始已逐渐换成运行成本低的LED 灯。其时,部分的栽培棚已开始了采用容易控制波长的 LED 灯进行试栽培,目标是让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植物照射到不同波长的光,促进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
事实上,2014年下半年“无尘室农场”就正式开始了栽培蔬菜。东芝甚至一度把进军植物工厂提升至全面转型的战略高度,希望借此来挽救逐年下滑的业绩。当时,东芝宣布每年预计生产300万株蔬菜,平均每天会生产8000株蔬菜。除此之外,还要在日本以外国家建置大型植物工厂,并销售植物工厂所需机器和系统,年营收目标日币3亿元。
黯然退场
从雄心勃勃到黯然退场,东芝走过的老路,留下了什么样的经验教训?——近年,一度如火如荼的植物工厂模式在日本国内遭遇了重大的挫折。据悉,除了东芝等大企业纷纷撤出这一领域,在日本国内7成左右的植物工厂,实际上都处于亏损或惨淡经营的状态。
此前,东芝方面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曾拒绝透露建造这座植物工厂的成本,以及这座植物工厂2年多以来的销售业绩。只是对外声称,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改变,所以决定关闭它。如今倾力的重点是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前涉足这方面是因为想进军公共健康领域。
为此,有当地媒体就指出关闭的原因,归根结底就是植物工厂的蔬菜价格不敌露天栽培的蔬菜,而且初期必须投资大量设备成本,因此获利始终难以突破。据透露,东芝这座植物工厂主打的是一种类似于方便面的即食型蔬菜沙拉——“Salad Cafe”。在百货店里,一杯重量为80g的这种蔬菜沙拉的售价为350日元,而露天栽培的同种蔬菜350日元能买1000g之多。事实上,东芝方面虽然三缄其口,但也不得不承认,植物工厂生产出来的蔬菜并没有成为高品质的商品。最主要的原因是和露天蔬菜在口感、味道等方面的区别并不明显。
这些年来,日本政府一直认为植物工厂是未来农业的代表,不断通过补贴和政策,试图吸引企业积极参与进来。2009年,日本农林水产省和经济产业省划出500亿日元的预算用来支援植物工厂的研发和建设。除了补贴,日本政府也考虑通过政策对植物工厂进行扶持。其中一项即将出台的政策是,考虑在国家战略特区内率先把修建在水泥地之上的植物工厂认定为农业用地。一旦被认定为农业用地,就能够降低经营者的固定资产税。现阶段,每一平米农业用地的固定资产税为30-100日元,工业用地的固定资产税为1.5万-4万日元。这样就能减轻经营者的负担,提高企业参与农业的积极性。
虽然日本国内的植物工厂大多属于亏损状态,但日本科技企业却仍然在积极推动植物工厂的海外出口,中国大陆也是其中一个主要目标市场。2015年,日本三菱化学控股集团就开始了在中国大陆推行大规模的植物工厂模式。根据其时的计划,到2017年之前,在江苏等中国15个省份将会建造50个植物工厂。然而,据透露,截至目前,还没有做植物工厂的其他日本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主营产品: T5植物组培灯、 T8植物组培灯、 温室大棚补光灯、 全光谱组培育苗灯、 红蓝配比植物组培灯、 红蓝白配比组培灯、 室内育苗组培灯、 金线莲育苗组培灯、 白芨育苗组培灯、 铁皮石斛组培灯、 花卉育苗组培灯、 各种花卉育苗组培灯、 | ||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闽ICP备17002162号-1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单位地址: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吕塘西林中里6号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Kaiyun(中国)官方网站 电话①:0592-5282192 电话②:13696974882 传真:0592-5282192 邮箱:snhled@126.com
|
||